甘肃幼儿园校车事故的余波,正以另一种方式向其他领域逐渐扩散。国内校车缺口大、相关规范法规有望出台,多因素激发了股民的信心,宇通等涉足校车生产的企业被寄予厚望,这些客车公司的股票价格一度疯涨。
然而校车问题由来已久,能否借机带来整个客车行业的春天,这个疑虑又让股民摇摆不定。两日来客车股波动不已,一天涨一天跌实在闹心。
发现
“校车股”一天涨一天跌
周一
宇通客车 上涨2.16%
金龙汽车 上涨3.47%
安凯客车 上涨1.82%
中通客车 上涨8.98%
周二
宇通客车 跌0.44%
金龙汽车 跌4.7%
安凯客车 跌2.29%
中通客车 跌5.38%
▲
▲
周三开盘
均小幅上涨
国内多起校车事故发生后,各地加紧对校车运营进行监管,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称,十多个部门正在参与制定校车安全制度,之后将形成国家标准。
这一利好消息一开始使得股民对国内客车行业信心满满。经历了周末两天的休市,本周一开盘,涉足校车生产的宇通客车、中通客车等多家客车制造上市公司受到市场追捧,股价上涨幅度明显。然而第二天,校车股又集体跳水,所有相关个股股价悉数下跌。
今天早盘,股价又尽数上涨。一天涨一天跌,让打算出手“投机”的老股民也皱了眉头。
数据 校车缺口100万辆 保有量仅为1万辆
股民当初的信心并非空穴来风。申银万国证券公司日前发布的“校车专题”研究报告称,我国中小学生人数在2.3亿以上,若按照平均每车35个座位估算,整个校车市场需要100万辆校车来满足这个市场。
而我国目前在运营的各类接送学生的校车数量仅有10万辆左右,符合标准的专用校车保有量仅为1万辆左右。
该报告同时显示,在我国专用校车市场份额占比达20%的宇通客车,其2010年专用校车销量在数百辆左右,预计2011年也仅为2000辆。
分析 事故前 校车叫好不叫座
甘肃校车事故发生前,市场非常冷清。客车市场的龙头老大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最早研究生产专业校车的企业。
然而今天上午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品牌部负责人王女士在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2009年公司销售专业校车200辆,2010年销售也仅700辆左右。
目前销量比较集中的几个城市集中在浙江德清(79辆)、广东广州(大概287辆)、拉萨(53辆)、山东青岛(30辆)等地,北京、上海等城市数量却较为落后。在北方主要供应给私人个体。
早在2007年宇通公司就研发出一款“大鼻子”专业校车,长相酷似当下被网民热议追捧的美式校车。然而这款能够有效缓冲车前碰撞的专业校车,在上海试水销售就遭遇了“滑铁卢”,在沪销售总量还不到10辆。
宇通上海分公司总经理孙先生介绍,购买“大鼻子车”的多是私立学校,“尤其是私立幼儿园”。而在北京情况也十分相似,王女士透露“这种车型的数量很少”。
为何越是安全的校车销量越少?校车市场惨淡是否和国家监管不到位、运营机制不当、学校重视程度不够以及购买力不足有关?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汤玉祥表示,“在之前的时候我国不发展校车,是因为特殊国情和国力的问题”。
预测 咨询客户暴增 厂家看好校车市场
虽然此前市场冷清,但校车事故发生后,随着政府和民众对校车安全加大关注,宇通、中通等客车企业却不约而同地对前景表示非常乐观。
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品牌部负责人王女士称,校车事故后虽然订单数量并没有明显增加,“市场反应不可能这么快,要有段时间”,但前来咨询的客户却暴增,不少订单都在协商中,“北京好几笔大鼻子校车的订单正在谈”。
亚星客车有限公司、中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也表示有意向的客户明显增加。
“2011年我们的销量会翻番,今后会根据社会关注度的提高在各地还会有所提升”,王女士称,“预计校车市场的量会很大”。
而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汤玉祥则更加肯定,“随着近几年的高速发展,我们的外汇储备和财政税收,足以解决校车问题,发展专用安全校车的时机已经成熟”。
多家客车企业均表示,虽然专用校车的推广尚需时日,但“相关各方已经开始行动起来了”,目前无疑是校车市场增量的契机。
对于校车是否会成为新的市场增长点,各企业则比较含蓄,“希望是,但也要看市场反应”。
专家
这些数据不能代表股票的投资方向。中信建投分析师陈政建议投资者,相关客车股的估值在汽车行业内已处高端,建议逢高卖出。
他认为,校车是客车行业的新增市场是无疑的,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将推动校车支付能力上升。
但看到美国市场校车保有量大的同时,也要看到美国全部客车的保有量仅88 万辆、大中客车销量仅1.95 万辆(2010 年),而中国仅大中客车保有量已超过100 万辆、销量更达到16 万辆(2010年),其中用于客运的公路客车占销量比约40%-50%。
因此,即使有发展校车的良好股价上涨预期,但不能否认的是我国公路的客车市场已经过度发展,校车市场带来大中客车行业高成长的预期不成立。
本版文/记者 王祎 高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