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国省域竞争力蓝皮书》发布
沪、京、苏位列全国三甲 其中——
北京综合竞争力连续五年第二
首次引入国际排名
粤、苏、鲁GDP排名超部分发达国家但人均GDP偏低
今天上午,全国经济综合竞争力研究中心、中国社科院社科文献出版社等多家单位在京发布2011年《中国省域竞争力蓝皮书》,蓝皮书指出,2009年,上海、北京、江苏三省市继续位列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经济综合竞争力三甲。
今年的蓝皮书首次把我国大陆地区省份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简称经合组织,OECD)成员国进行比较。从反映经济总量的GDP来看,中国部分省市经济指标排位已经进入中游位置,甚至超过部分发达国家,但人均GDP又远远落后于这些国家。
专家指出,我国GDP总量的快速增长离不开近几年各省GDP总量保持着快速增长的态势。
竞争力·北京
综合竞争力连续五年排第二
2009年,北京的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排名在全国处于第2位,与2008年相比,排名位置保持不变。这是自我国首部《中国省域竞争力蓝皮书》出版以来,北京已连续5年排在第2位。
蓝皮书指出,2009年,在综合竞争力的9个分支指标中,北京有2个指标排名第一,分别是财政金融竞争力和知识经济竞争力。
蓝皮书介绍,2009年北京市财政竞争力综合排位处于第1位,表明其在全国处于优势突出地位;与2008年相比,继续保持第1的位置。
●专家解析
首都优势全国领先毋庸置疑
对于北京知识经济竞争力和财政金融竞争力这一竞争优势,专家指出,北京的知识经济在全国处于领先毋庸置疑,北京的教育水平、人才水平等均在全国领先,全国知名高校北京占多所,全国的顶尖人才也都聚集在北京。
因此说,北京的知识经济在全国也是最发达的,高科技人才也是全国最有竞争力的。
专家还表示,北京有作为首都的优势,其产业竞争方面都有着强大的竞争优势。因此说,财政金融竞争力也在前列,比如说,北京拥有全国最多的国企总部,也是拥有最多的外资企业总部的城市之一。
据中国企业联合会的数据显示,2009中国企业500强,北京共有103家中国企业入围。
竞争力·全国
上海连续五年当冠军
蓝皮书指出,2009年全国各省、市、区经济综合竞争力,上海排名继续保持领先,已连续5年位列第1名。
从上升幅度来看,与2008年相比较,上升幅度最大的是安徽省,排位上升了5位,由第20名上升到第15名的位置。
蓝皮书对全国4大区域也进行了比较,从全国区域间经济综合竞争力的综合测算和分差来看,2009年全国4大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评价分值依次为: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
据蓝皮书介绍,虽然东部地区10个省份的经济综合竞争力排位绝大部分都在上游区,不过,西部地区经济综合竞争力分值与东部地区的差距有所缩小。
●专家解析
区域均衡性有所提高
专家分析,上海地处长三角地区,该地区地处东海之滨、长江入海口与杭州湾交汇区域,是我国经济最为活跃的地区,未来该地区发展势头仍将很快。
就上海本身而言,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包括经济、金融、环境发展等一直以来在全国都保持着领先地位。上海被称为中国大陆的经济、金融、贸易中心。
据2011年的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十一五”时期,上海的城市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明显提升。
专家还指出,虽然西部地区竞争力有所提升,但与东部差距仍然较大。不过可以看出,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竞争力差距呈现继续缩小的趋势。
“这说明我国四大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的协调性日益增强,均衡性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专家说。此前,媒体报道称西部地区经济正进入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并为全国经济发展开辟了新的广阔空间。
西部大开发10多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西部地区交通、水利、能源、通信、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使得西部地区的竞争优势得到加强。
竞争力·国际
三省GDP超部分发达国家
今年的蓝皮书首次把我国大陆地区省份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国进行比较。
从反映经济总量的GDP来看,中国部分省市经济指标排位已经进入中游位置,甚至超过部分发达国家。其中广东省、江苏省和山东省3个省份的GDP均进入前20位,超过了比利时、波兰等其他经合组织成员国。
其他7个省市区的GDP也都超过一些国家,中国大陆地区排名前十名省的市区中GDP总量最少的天津市,也超过了斯洛伐克、卢森堡等4个国家。
●专家解析
对比发达国家更好体现省域实力
专家组的专家接受法晚记者采访时表示,“这种比较能更好地反映我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状况,同时,也力图反映我国各省市区在后危机时代实现经济复苏当中所体现的活力和竞争力。”专家说。
最近,中国GDP总量超过日本成为现实,2010年,日本名义GDP为54742亿美元,比中国少4044亿美元,至此,中国正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专家指出,我国的GDP总量的快速增长离不开近几年各省GDP总量保持着快速增长的态势。
中国部分省市的经济总量在国际上排名靠前,充分说明了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经济实现恢复性增长主要归结于中国各省域经济增长迅速,经济规模不断扩大。
对于为何选择OECD集团,专家指出,这是因为该集团包括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目前有34个成员国,更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该组织尽管人口总量不到全球人口总量的18%,经济总量却占到全球经济总量的75%,在国际经济事务中具有重大影响力。
人均GDP我国仍很落后
从人均GDP来看,中国大陆排名前10位的省市区的排位都比较落后,只有上海市、北京市和天津市等三个直辖市超过了少数几个国家。
不过从人均来看,中国其他各省在这些国家排名当中又是落后的。外交部发言人马朝旭日前指出,GDP是衡量一国经济实力的核心指标之一,但并不是唯一指标。中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仍然突出。
中国人均GDP在世界排名第100位左右,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按照每人每天1美元的联合国标准,中国仍有1.5亿贫困人口。
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也曾表示,“虽然中国的经济总量不断扩大,但仍存在发展方式粗放、人均国民收入不高等问题,需要冷静客观对待。”
●专家解析
人口多影响人均GDP排名
就中国各省而言,专家打个比方,省域竞争力蓝皮书能充分体现出我国各省的优势、劣势,各省之前的经济、环境等方方面面差距,体现出区域之间的不平衡。
“我国的人均GDP本身很落后,相比总量排名靠后属于正常范围。”专家说。
专家表示,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中国仍是发展中国家,拥有13亿人口,而日本只有1.27亿人,中国的人均GDP仅是日本的1/10左右。中国的经济发展质量、科技水平等方面和日本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专家支持
全国经济综合竞争力研究中心福建师范大学分中心主任、福建师范大学原校长李建平
福建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闽榕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管理世界杂志社社长、研究员高燕京
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产业经济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周清杰
本版文/记者王永生
中国10省区市和OECD成员国GDP比较
国家或地区 GDP 人均GDP
美国 17
日本 215
德国 314
法国 413
英国 518
意大利 619
西班牙 720
加拿大 816
澳大利亚 912
墨西哥 1036
韩国 1127
荷兰 126
土耳其 1335
★广东 1439
★江苏 1537
瑞士 163
★山东 1741
比利时 1811
波兰 1931
瑞典 2010
奥地利 218
挪威 222
★浙江 2338
希腊 2421
丹麦 254
芬兰 269
葡萄牙 2725
爱尔兰 285
★辽宁 2942
★上海 3030
以色列 3123
捷克 3226
★福建 3343
★北京 3432
智利 3533
★内蒙古 3640
匈牙利 3729
新西兰 3822
★天津 3934
斯洛伐克 4028
卢森堡 411
斯洛文尼亚4224
冰岛 4317
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简称经合组织,OECD)成员国共有34个国家,中国是该成员国之一。
此排名为2009年中国10省市与除中国之外另外33个国家进行比较。
★为中国省区市
2009年全国各省、市、区经济综合竞争力前十名
上海市、北京市、江苏省、广东省、浙江省、天津市、山东省、辽宁省、福建省、内蒙古自治区